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,穩步擴大規則、規制、管理、標準等制度型開放,推動共建“一帶一路”高質量發展,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,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。作為踐行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主力軍,“中國建造”不僅打造了一個個令世界驚嘆的超級工程,創造了蜚聲海外的國家品牌,更成為中國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民心相通的有力見證。從中老鐵路到雅萬高速鐵路,從非洲第一高樓到2022卡塔爾足球世界杯主體育場——盧賽爾體育場,中國參與建設的路、港、橋、高鐵等遍布世界各地,不僅便利了當地人民日常生活,也彰顯了“中國建造”的實力和國際影響力。
工程建設標準“走出去”
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指出,要推進工程建設領域職業資格國際互認、工程建設標準的國際化對接與融合。這不僅明確了我國工程建設標準“走出去”發展方向和目標,也讓工程建設標準“走出去”步伐更加有力。
在“一帶一路”海外工程中,中國標準主要用在工程設計、土建施工、機電設備安裝、裝飾裝修和產品材料設備上,尤其是在電力工程、鐵路交通運輸工程、通信建設工程領域的應用比較強勁。公路、機場、港口交通運輸工程領域、民用建筑領域、石油化工領域等在工程項目中執行中國標準也占有一定比例。
2013年以來,我國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能力和水平已有較大提升,在牽頭制定國際標準、承擔國際標準組織技術機構領導職務等方面取得突破,落地了一大批采用中國標準的海外項目。比如,由中國施工企業承建的越南河內地鐵2A號線,其線路參照中國技術標準設計和建造,運營核心設備亦采用中國產品,是聯合中國技術、中國標準、中國設備、中國經驗共同“走出去”的一次成功范例。又如,東南亞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——雅萬高速鐵路鋪軌通道全面打通,全線總重3.8萬噸的鋼軌均采用中國標準定制生產。作為中國與印尼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標志性項目,雅萬高速鐵路是我國高速鐵路首次全系統、全要素、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。再如,按照中國鐵路I級標準設計建造、兩國共同運營的中老鐵路,在開通7個月后完成萬象南站換裝,貨運線路直達泰國,打通了泛亞鐵路網的中線通道,有力提升了國內建筑業企業的國際競爭力,分享了中國技術和中國方案,展現了我國建筑業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。
2022年,國際鐵路聯盟(UIC)發布實施由我國主持制定的UIC標準《高速鐵路設計基礎設施》,成為高速鐵路基礎設施設計領域的首部國際標準,不僅為世界高速鐵路建設運營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,也帶動了我國“走出去”項目中相關技術產品的應用。
最新統計顯示,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在建的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執行中國標準的占比超過1/3,為高質量共建“一帶一路”提供技術支撐。
先進技術“走出去”
如果說中國標準為中國企業“走出去”拓寬了道路,那么中國先進工程技術“走出去”則為更多走向國際舞臺的中國企業提升了競爭力,成為“中國建造”重要的“硬功夫”。
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提出以來,連點成線到面,得到了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支持。我國建筑業“走出去”從最初單一的勞務輸出轉向工程總承包、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等多元化模式,對外承包工程的規模不斷增大、技術含量逐漸增加,上天、巡地、跨海,工程科技支撐了“一帶一路”沿線鐵路、公路、港口、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勘察、設計、建造和運營,解決了眾多復雜的技術難題,助推了各國經濟發展,為沿線國家共享發展成果,打造甘苦與共、命運相連的發展共同體發揮了積極作用。
馬爾代夫社會住房項目創造了馬爾代夫建筑史上多個“首次”:實現三天一層樓的建設速度、基坑開挖最深、采用鋁模施工工藝、使用全鋼輕型提升腳手架、大批量采用海沙自制磚等。
被譽為“非洲第一高樓”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項目在建造過程中,創下多個在埃及的施工紀錄,將全自動、智能化技術融入施工細節,路燈路牌采用自動化控制,生活垃圾實現自動化處理,安防、火災報警、樓宇控制系統實現統一智能管理。
阿爾及爾機場新航站樓項目采用綠色建筑設計標準,從航站樓建筑立面、材料、能源選擇等方面對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、自然采光設計、建筑遮陽設計、自然通風設計等方面進行優化,通過有效利用自然通風,減少空調使用,節約能耗。
這些先進技術背后,雖伴隨著嚴苛自然環境的挑戰以及極高的技術要求,但中國建設者們精益求精,憑借超強實力在當地工程領域創下一個又一個的“第一”與“首次”,一次次展現了“中國建造”的雄厚實力,讓“中國建造”成為中國合作伙伴的可靠選擇。
據統計,2022年1月~11月,我國企業在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4632份,新簽合同額6579.1億元人民幣;完成營業額4820.9億元人民幣。更多的“中國建造”正穿山越嶺、跨越海峽,將世界聯通起來。
建造品牌“走出去”
無論是關鍵通道、關鍵城市、關鍵項目,還是連接陸上公路、鐵路道路網絡和海上港口網絡,我國建筑業企業憑借創新經營模式、加大技術研發等收獲了眾多國家擁躉,中國建造正從“業務全球化”邁向“品牌全球化”。
隨著“中國建造”的金字招牌越來越閃亮,我國建筑業“走出去”地域范圍從中東、非洲、東南亞等地區為主發展到全球190余個國家和地區,業務范圍由亞非拓展到全球主要國家。
在歐洲,塞爾維亞科斯托拉茨電站二期項目實現了該國“所有人都將有電可用”的目標;在非洲,盧旺達那巴龍格河二號水電站順利開工,不僅成為兩國傳統友誼的生動體現,更是中盧互利共贏合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;在亞洲,孟加拉國備受矚目的“夢想之橋”——帕德瑪大橋正式通車,居民往來需要擺渡的歷史徹底結束……一個個互利共贏的故事,正是“中國建造”品牌影響力的生動寫照。
近年來,“中國建造”品牌在國際上穩扎穩打、逐步生根。2022年1~11月,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8933.9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4.3%,新簽合同額13109.7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0.6%。
現階段,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步伐顯著加快,海外資產、營收比重不斷上升,規模優勢日益凸顯,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,企業國際競爭力取得了長足發展,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,對外工程承包遍布全球190余個國家和地區。2013年以來,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、新簽合同額總體保持持續增長態勢。2021年,79家企業入選全球最大的250家國際承包商榜單,企業數量和業務占比從2014年開始蟬聯全球第一,“中國建造”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。
從“標準出?!钡健凹夹g出?!痹俚健捌放瞥龊!?,中國參與建設的高速公路、高鐵、港口、橋梁、電站、體育場等基礎設施在全球多領域多地區全面開花,促進了世界各地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同時,也在當地民眾中贏得良好口碑。其背后不僅凝聚著中國智慧,更彰顯出“中國建造”不斷增強的實力,“中國建造”正成為添彩美好世界的重要力量。